(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央广网北京8月22日消息(总台经济之声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曾几何时,中国车企曾经一直以学生姿态仰视外国同行,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中国车企有了更多平视国外对手的底气。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中国汽车走出了一条怎样的崛起之路?特别策划《中国汽车 高光时刻》22日推出第一集:回眸——中国汽车这样走来。
1956年7月13日,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CA10型解放牌卡车驶下了装配线。从这一天起,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结束了,人们热情洋溢地歌唱着收获成果的时刻。一汽老员工刘成福回忆说:“当时有6辆车、7辆车排队过来,军乐队在前边,一些先进工作者在上边坐着,我们往上撒苞米、高粱、小米。”
随着解放牌卡车的下线,我国踏上了汽车工业化的征程。从1956年到2023年,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如今的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
在广州市广汽埃安的第一智造中心总装车间生产线上,中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这里诞生。这里每53秒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下线,先进的生产车间,折射出了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超过100万辆。2020年9月突破500万辆,2022年2月又突破了10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达成第一个1000万辆,我们历时15年时间,而第二个1000万辆,我们仅用了1年零5个月的时间。”
与此同时,我国的汽车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75.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0%;出口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如果今年底全年出口量能够超越日本,将真正坐上头把交椅。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中国汽车已经迎来了高光时刻,自主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和发展,“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崔东树介绍:“中国的自主品牌在电动化转型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自主品牌在国内的份额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零售份额已经达到50%以上的水平,获得了国内消费者的认可。而且我们电动车产品在东南亚、欧洲等市场上都获得了较强的市场接受度,实现了市场的新突破,尤其是中国电动车产品在欧洲市场,获得了巨大的市场规模提升和市场的品牌认可,我们认为这体现了中国自主汽车发展取得了强大的市场效果。”
近年来,我国结合国情与产业基础,探索并提出了“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线,智能化与网联化融合的新一代汽车产业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据工信部统计,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量达到700万辆,同比增长45.6%;新能源汽车辅助自动驾驶系统搭载比例达48%。全国已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里程超过15000公里,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车、干线物流以及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在有序开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认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新能源叠加智能化的“新汽车”发展阶段。闫建来说:“‘新汽车’有两个含义,第一是以纯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第二是以智能网联为代表的智能化发展,我们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都处于相对的先发优势领先地位,这两个领域恰恰是我们汽车目前实现换道超车的先发优势的领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