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施诗 上海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央行再度“降息”
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8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204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
其中,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1.8%,较上月下降10个基点;MLF操作利率为2.5%,较上月下降15个基点。这是在6月降息后,央行再次降息。此次降息的背景是什么?释放了怎样的政策信号?我们来听听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的解读。
此次超预期降息有三方面考量
应习文:继6月份央行分别将MLF利率和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后,时隔两个月再次调降政策利率。其中,MLF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2.5%;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1.80%。
我们认为,此次超预期降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量:一是当前经济增长动能仍偏弱,从今天公布的7月宏观数据来看,各项指标全面回落。6月以来经济出现边际好转的迹象出现反复。从结构数据看,工业、消费与投资同比增速均出现放缓,再加上此前已经公布的7月外贸数据也出现负增长,不论是外需还是内需均面临下行压力,亟待逆周期政策加码。
二是当前信贷需求不足。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元,为2009年11月以来的单月新低;新增社会融资5282亿元,也是2016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新增贷款中,居民部门信贷需求继续减弱,7月住户贷款减少2007亿元,同比少增3224亿元,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均呈现负增。7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378亿元,同比少增499亿元,当月企业短贷减少3785亿元,同比多减239亿元,表明企业经营压力依然较大。在信贷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降低政策利率,有助于激发居民和企业的信贷需求,避免出现进一步的信用收缩。
三是当前房地产市场仍面临深度调整,随着MLF的调降,预计本月1年期和5年期LPR也将大概率下调15个基点,有助于降低按揭贷款利率,满足刚需与改善型购房需求,同时降低居民存量房贷还本付息压力,以有效应对当前房地产供求关系深刻的变化。
释放货币政策发力支持稳增长的信号
应习文:从政策看,7月24日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各个部委和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配套政策,但其效果尚未得到体现。鉴于当前经济恢复基础仍需进一步稳固,市场经营主体信心亟待提振,稳增长政策需尽快推出、尽快落地,以切实扭转市场预期,阻断经济下滑惯性。此次降息,不论是时点还是幅度均超预期,明确释放了货币政策发力支持稳增长的信号。
SLF利率跟进下调
同日晚些时候,央行还下调了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中国人民银行更新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表显示,自2023年8月15日起,SLF隔夜期下调10个基点至2.65%,7天期下调10个基点至2.80%,1个月期下调10个基点至3.15%。
央行一天两度“降息”,如何看待此次降息的力度?对信贷市场、债券市场、汇率市场有怎样的影响?我们请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马瑞超带来他的分析。
此次降息的节奏明显快于市场预期
马瑞超:继六月MLF利率调降10BP之后,央行短时间内再次全面下调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以及逆回购等政策利率。其中,对信贷市场与债券市场起主要影响的中期借贷便利(即:MLF),利率降幅最为明显。对于市场而言,此次降息的节奏明显快于市场预期。回顾历史,央行仅在2008年Q4、2015年Q2~Q3,以及2020年Q1开展密集降息,推测此次降息背后可能反映出两层考虑:一方面是二季度物价水平走弱带动真实利率被动提升,降息有利于降低实体部门融资成本,激发信贷需求。另一方面,调降存量房贷利率导向下,MLF利率下调可平衡银行与居民利益,加快政策落地、提振消费等内需。
有助提振市场信心和活跃资本市场
马瑞超:此次降息将起到怎样的效果,我们分别从权益、债券与外汇等市场来看:第一对于股市而言,降息是货币政策宽松的信号,它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活跃资本市场,具有积极作用,但实际效果还需要降准等数量型政策工具的配合,综合发力;第二对于债市而言,降息意味着长债利率中枢下移,属于重要利好,但考虑到房地产风险、流动性以及市场交易行为等因素,实际投资还需谨慎乐观;第三对于汇市而言,降息预示中美政策利差拉大,短期影响汇率走势。但央行将综合运用跨境资金流动工具与预期管理工具,调节跨境资金流动形势、稳定市场预期,减轻人民币贬值压力。
8月LPR会否同步调降?
此前6月份MLF下调后,6月份LPR也随之下调10个基点至4.2%。那么这次MLF利率下调,是否也会带动本月LPR同步调降?接下来降准落地的可能性如何?货币政策还有怎样的空间?我们来连线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
本月LPR将大概率下降
董希淼:8月15日央行开展1年期MLF和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下降15个、10个基点。这意味着,本月LPR将大概率下降。预计8月21日LPR将呈现非对称下降,5年期以上、1年期LPR或将分别下降15个、10个基点。LPR由两部分组成,即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与加点,其中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MLF中标利率下降之后,叠加今年银行以来持续降低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银行减少加点具有一定空间,因此本月LPR下降可能性较大。
引导LPR继续下降具有必要性、紧迫性
董希淼:8月11日,央行公布7月社会融资和金融数据统计报告。总体而言,7月金融数据发生了一些变化,多项指标低于市场预期。7月无论是社会融资规模还是人民币贷款增量都呈现同比少增,大幅低于市场预期;从结构看,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贷款还是住户贷款都增长乏力。总体而言,7月金融数据较为低迷,反映出经济恢复的态势并不稳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较为疲软。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再度降低各类政策工具利率,引导LPR继续下降,具有必要性、紧迫性。下一步,应更好地发挥LPR形成机制改革作用,推动市场利率继续下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持续激发有效融资需求,提升市场信心和预期,助力宏观经济保持恢复和回升态势。
降准应成为政策选项之一
董希淼:今年以来宏观数据和金融数据都显示,需求不足仍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这就要求下半年宏观政策应更加积极有为、主动发力,更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从货币政策看,降准应该成为政策选项之一。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1.3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单月最低增速。虽然M2增速仍然相对较高,但也反映出市场流动性有所收敛。过去三年我国并未实施强刺激政策,我国货币政策调整空间较大,政策工具和政策储备较为丰富,有条件加大实施力度。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仍有一定降准空间,建议近期实施一次全面降准。如果降准实施,除了向银行提供流动性之外,还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更好地支持银行保持对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的持续性,同时也向市场发出明确的政策信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