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森林公园
三座文化新地标即将建成
(资料图)
将文化底蕴融合至
周围的自然景观之中
给人以精神和视觉的
双重绝妙体验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
北京艺术中心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北京城市图书馆
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95%
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
今后,这里将成为
城市副中心率先建成的
地标性公共文化建筑群
今天先让我们走进
北京艺术中心 ↓↓
❖
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中的北京艺术中心,位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部, 是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艺术中心与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三大文化建筑,构成城市副中心市民文化服务组团, 共享超过20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设施及轨道交通M101、M104线。
北京艺术中心运营管理部负责人江涛介绍, 中心将于9月底迎来测试演出。
★北京艺术中心
北京艺术中心被誉为 大运河畔的“文化粮仓”, 项目整体设计元素提取自漕运码头岸边的古粮仓。
剧院项目建筑面积 约12.53万平方米,高度为49.5米。 包括 1800座的歌剧厅、1600座的音乐厅、1000座的戏剧厅、500座的多功能厅、850座的室外剧场, 总座位数约 5750个。
未来, 剧院项目将由国家大剧院运营, 其舞台尺寸同国家大剧院完全一致,可以实现大剧院演出剧目在这里 无缝衔接、同步上演。
江涛介绍说,
“文化粮仓”将成为 国际性的综合表演艺术中心, 一座多元化、全方位满足观众体验的 “友好型剧院”。
到开幕运营时, 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 即国家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和台湖舞美艺术中心的 剧场数量将达到11个, 建筑面积超过 40万平方米, 座位 13000个左右。 可以说是 全球范围内, 同一城市同一机构来管理的 最大的城市剧院群。
北京艺术中心
作为一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文化地标, 北京艺术中心拥有一般剧院不可比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
它地处11.2万平方米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紧邻大运河, 与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形成集群优势。
“这种集群式的文化地标, 能够满足观众全天候的休闲活动,不仅可以欣赏演出,还可以进行多元文化娱乐活动。 可以说,北京艺术中心深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沃土,在如此得天独厚的‘文化生态’中孕育成长并初绽荣光。”江涛说。
结合周边的交通配套和绿色自然的区域化特色,依托大剧院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国家大剧院制定了北京艺术中心2023年至2027年5年发展规划,培养市场和观众。
江涛介绍, “到2027年,我们希望北京艺术中心年度演出达到650场,活动600场的整体规模。” 剧院将创新节目类型,通过差异化定位, 引进音乐剧、沉浸式话剧、森林剧场户外音乐会等。
● 江涛介绍,
将为市民朋友营造一个 综合艺术展示体验平台。 未来,这里以分众化、差异化的运营思路 “好戏连台”,集高品质演出、艺术教育、艺术交流、综合艺术、艺术赛事、休憩充能等多元化综合艺术体验于一体, 为观众提供更多新型文化消费选择,将辐射服务更广泛的京津冀区域。
江涛透露,目前, 一些国内外炙手可热的艺术家演出已经在洽谈中。 北京艺术中心在建设中就接待过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的总 监 捷杰耶夫 和德累斯顿音乐节总监 扬·沃格勒, 他们都很期待未来在这里演出。
来源:通州发布
标签: